草茂根深向天舞 翰墨丹心写人生

——记知名画家余晓鹏先生

伍先飞

 

         【人物档案】余晓鹏,1944年出生,江苏南京人。师承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李味青先生。

          现为: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协会理事、澳门文化传媒联合会副会长、南京市拥军模范、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哲经系名誉教授、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书画客座教授……

出版有《中国书画名家作品·余晓鹏画集》;名录被收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

         客观而公正地讲,我是被余晓鹏先生的绘画作品深深感动之后才对他本人进行关注的。

         有人说,无论是在南京、江苏还是中国画坛,余晓鹏都应是一位极具艺术个性的画家。

         也有人说,他是极有天赋的画家,虽出生草根,却笔墨传神,早在1988年,他的国画作品《奔马墨菊》就曾受到中国当代画坛名宿刘勃舒、陈大羽、林散之、亚明、李味青等人的高度赞誉;

         还有人说,他是大自然的杰出歌手。他的花鸟画作品给予人们的印象,并不是自然花鸟的局部写真,而是大自然的倾情诉说;不是他的情感在时间和空间里留下来的一种痕迹,而是激荡着一团浑元之气的艺术新生命。

         针对外界的不断褒扬,余晓鹏却说自己就是一个书画爱好者,根本算不上画家,只不过是在体验、描摹、感受、发现大自然的雄浑与美丽之时,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之中,去捕捉生命的原始气息而已……

         书画家的最高境界就是认识自己。余晓鹏除了认识自己外,还在不断超越自己。

         他何来这种情愫与气魄、审美与情趣?

         与书画艺术结缘,对于余晓鹏而言,并无太多刻意。

         1944年6月24日,余晓鹏出生在无锡。当年,他的父母因为无法冲破双方家长的重重阻力,为了自由婚姻一起手拉手从南京逃往无锡城。在余晓鹏的最初记忆里,父亲时常买回来很多白色折叠纸扇子,请当地画家在上面画上山水花鸟,然后穿上家里唯一没破的服装,带着他到无锡各大酒楼茶肆去卖。父亲读过多少书,他不知道,只是后来听母亲说,父亲祖上曾有人在京城做过大官,父亲穿戴做事都很讲究,比如,春秋时节,父亲都会穿上中山装,里面着洁白的衬衫,不过,衬衫袖口里面要有一点污迹他都不穿。父亲家境虽穷,但朋友很多,且都是文化人。父亲也会画画,他画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颇具空灵飘逸之感。

         或许受无锡这块充满灵性土地的滋养,余晓鹏从小就充满着智慧与灵气。稍大一点后,父亲便经常带他到无锡那些画家家中玩。看着那些画家在给父亲扇面上画画,余晓鹏就站在一边聚精会神地看,默默记在心里,回来后,就用树枝在地上画,不仅画那些画家们画的花鸟鱼虫,还画天上的飞机、年画上的大公鸡、鲤鱼跃龙门等。

         这种艺术氛围,诱惑并开启了自己的艺术潜质,使他对绘画充满了兴趣。正当他沉浸在对那些画家的崇敬与绘画的憧憬之中时,不知何故,父亲举家迁居南京城南。

         来到南京后,父亲靠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母亲给别人打零工贴补家用,家庭生活十分艰辛。尽管如此,父亲还是将早该入学的余晓鹏送入城南一家小学就读。余晓鹏清楚记得,他是打着赤脚去学校报到的。领到书本后,他激动地打开语文课本,发现第一篇课文上有苹果香蕉等四个水果,上课时,老师还没来,他就走到黑板前,用粉笔将四个水果全部画在黑板上,老师进来看见黑板上画得非常逼真的四个水果,大吃一惊,问是谁画的,在确认是余晓鹏画的后,见他长得比一般人高,年龄比其他学生都大,就让他当班长。从此,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各门功课成绩优异,尤其绘画最为出色,深得美术老师喜爱。

         美术老师的关爱,让余晓鹏的艺术想象翅膀尽情舒展开来,每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艺术的热爱。见他如此痴迷绘画但又无钱买纸笔,美术老师给他买了宣纸,然后将他临摹的徐悲鸿的马放在操场上拍照,拿到其它年级做范本。

         余晓鹏小学五年级那年,南艺设立业余书画少年班,面向全省招生。在美术老师的鼓励下,他参加了考试,成为被录取的三十人之一。

         艺术的大门已开始为他徐徐打开。每个礼拜天早晨,他都要从城南到南艺去上课。在这里,余晓鹏开始系统接触绘画专业知识的学习,临摹扬州八怪、八大、朱华罗等历代名家作品,像被放进艺术海洋中的一块巨大海绵,贪婪而又不停地汲取着艺术的营养。

         大跃进年代,为超英赶美,年少的余晓鹏常常爬上梯子在墙壁上画宣传画。他画的画,也常常获得大人们甚至当地领导的夸奖。徜徉在一种美好的遐想里,他浑身都充满了使不完的力气。可好景不长,他小学还没读完,父亲却因病去世,作为家中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小自己五岁的妹妹和一个小八岁的弟弟,母亲又没有工作,他只好辍学回家,肩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讲,余晓鹏的童年并不属于自己,因为有太多的苦难包裹着他。从这一刻起,在他的心里就生发出一个朦胧想法:“我一定要改变这种生活状况”!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到处找活干,最后进入南京有色金属供应公司铜板厂,每天经手货物吞吐量多达14吨之多!

         这种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他每天回家都累瘫在床上,甚至连饭都不想吃。这时,唯一能够支撑他的,就是艺术和信念。

         不过,这种生活不仅使他的耐力、毅力、意志等都得到了磨练和锻炼,还将积淀在他内心深处的艺术情愫强烈激发出来——他渴望着让自己的灵魂和自然相互融洽,用画笔和色彩来与自然对话。于是,他几乎将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绘画上。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遇到了一个人,正是这个人,改变了他的人生和艺术!

         他就是当代著名画家李味青!

         李味青(1909.12.23—1997.9.20),原名李树滋,字味青,1927年毕业于江苏省第四师范,师从谢公展、马万里、梁公约、萧俊贤学画;1944年与黄君壁于重庆举办画展,郭沫若、于右任等社会名流前往观展,轰动画坛;1958年,《李味青花卉册页》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美术界好评如潮;他的画作清奇、脱俗、简练、飘逸,一如他清静的生活和清淡的人生;格调奇古,骨力精劲,风神超逸;其用笔、用墨、用水、构图精妙之极,出版有《中国当代美术名家——李味青》、《荣宝斋画谱•李味青》等。

         于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余晓鹏深得先生笔墨精华,并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于一种参悟中升华了笔墨的传统谐趣与精神、修养与意境,开始真正走上了一条艰辛的艺术求索之路。

         扎实的绘画基础训练,专业的绘画知识学习,让余晓鹏对绘画笔墨有了更加精深的理解,加上他经历了人生的沧桑变幻场景,看惯了千奇百怪的社会现象,领悟力和理解力超常,对绘画艺术的理解更加透彻,所以进步神速,很快就登堂入奥,达到一定的水平。

         因为喜欢画画,单位每次搞宣传、出墙报、出黑板报等,都将他抽调出来画画;单位每次搞职工书画展览,他的绘画作品都会受到各界好评……1988年,他创作了一幅国画“奔马墨菊”,笔下奔马豪情万丈,精神抖擞,群马奔腾有排山倒海、一泻千里之势,而墨菊则笔力雄健,墨韵生动,勾线干净利落,呈现一种气贯通神的艺术效果。

         该作品于同年11月2日被《南京日报》以“余晓鹏和他的百马图”作为专题报道后,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见其画后连声称好,当即挥毫相赠5尺巨幅饮水马,著名画家陈大羽为该作品题字“骐骥千里”,当代草圣书法大师林散之题字“八马奔风雄骏向前”;诗人袁裕陵作诗赞道:“信手龙媒出,耀然欲乱真。嘶风惊旅雁,昂首踏飞尘。笔下千均发,胸中万匹存。匠心何处觅,学海步艰辛”;苏州著名画马名家沈彬如先生赞道:晓鹏画马,形神兼备,殊可敬佩……

         从此,余晓鹏的绘画艺术跃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从1989年开始,余晓鹏先生陆续受邀到东海舰队、南京军分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防大学、济南军区、二炮基地、第一集团军、山东武警总队、26集团军、第十二军、珠海军分区等部队及武警进行慰问创作。他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画家,亲身感受到了共产党给老百姓带来的幸福,深知军民融洽、鱼水情深的兵民关系是胜利之本,是社会稳定之要素,于是,他开始将自己的艺术生涯与拥军及军队文化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部队创作期间,他如火的激情爆发在过人的才情之中,创作了一幅幅喻示着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精神的绘画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了时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凯上将、国防大学校长裴怀亮上将、济南军区司令员张泰恒上将、济南军区政委张文台中将、济南军区参谋长、十二军军长、南京军区政委刘安元、第一集团军常委、总参二部部长等等数十家军队首长的亲切接见与合影留恋,并被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哲经系名誉教授、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书画客座教授等,获得南京市拥军模范荣誉称号。

         同时,他的事迹与艺术,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国内版》、《解放军报》、《新华日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近百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仅《人民日报》的报道就达10次之多……

         他像一颗新星,开始冉冉升起在中国画坛上空,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地进行艺术创作,上世纪九十年代,余晓鹏在妻子的支持下,辞去了单位工作。

         他沉醉于翰墨之中,以花鸟咏志,籍景物言情。可是,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创作,他总觉得自己学历不高,知识不够丰富,又不是科班出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艺术显得稚嫩……这种想法让他一直处在不安之中,于是,他怀着一颗对艺术的虔诚之心,又开始到处拜师学艺,先后得到吴作人、关山月、周而复等先辈的亲授。他在广泛涉猎与学习历代文人花鸟画的同时,还汲取师长们的书艺与品质,并不断地从现代文化思想中汲取养料、获得启示,不断地在绘画语言和意境上进行探索,深得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神底蕴,使自己的艺术视野得以开阔,自身学养得以提升,创作思想、艺术境界、创作手法、审美情趣以及艺术风格也逐步得以升华。

         他以娴熟独特的技法,用笔、用墨、用色、用水去展示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的情感与形式,去营造自然界的空灵与诡异,去体现自然界的含蓄与经典。他将花的气韵、鸟的灵动、自然界的神韵等,化成自己胸中的世界,化为自己笔底的世界,一气呵成,花香鸟语,神韵天成,既凝重大气又苍键含蓄,既空灵秀雅又朴厚澄明,使作品突破绘画语言的局限,具有诗般的特性。

         绘画艺术的视觉效果,是余晓鹏的笔墨追求。而在绘画创作中融入中国画艺术的写意特色,则是他艺术创作上的意境追求。他以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审视心态,打破传统的笔线特征,挥洒出纵横交叠的墨线,使作品达到极致,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为了画公鸡,他特意去农村写生,熟记公鸡的动态及生活习性,与公鸡对话;为了画菊,他去大自然中写生,体味菊花经霜傲骨的情性……

         他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他在对大自然景物进行描写时,总是赋予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理解与热爱。他的花鸟画,浓缩着生命与自然。那种素雅、淡彩、大气、鲜活、灵动的画面,却是野中带有灵秀,流露出一种由内而外的“精气神”,虽寥寥几笔,却随心所发,带着透明似的洁净、灵动与灿烂。无论是牡丹、菊花、飞禽等,都显得极其张放,又显得极其平静,张放中带着一种浓浓的雅静,平静中又带着一种淡淡的禅意。

         针对他的花鸟画,尤其是墨菊,他的恩师李味青说:“晓鹏同学天资过人,创作的作品高雅古拙,秀韵挺劲,源于八怪,得其精髓,双钩墨菊,堪称江东一绝!”

         书画大师亚明先生说:“章法别致,秋霜独秀”;

         上海已故百岁画家苏局仙先生说“独具情趣,金陵王气”;

         还曾有人作《西江月》道:顷刻染成蕙朵,几生修到菊花?丹青莫问出谁家,信有德贤入画。醉墨醺醺了得,枯笺郁郁升华。云窗笔针响天涯,惊降嘶空烈马。

         更有人直接惊呼,他是“江南墨菊王”!

         ……

         翻开《余晓鹏画集》,品味其间,我们不仅悟能得他挥毫间的简静平和、潇洒飘逸,又品到他泼墨时的苍劲奔放、雄奇畅达。那一幅幅带着传统叙事题材的文人花鸟画作品,构图极富想象力,用笔用墨极为大胆,既出人意料而又简练干净。他笔下的画,多以墨菊为主,从中可以看出他既有“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悠然情性,又有“人淡如菊”的处世哲学,寄托着他的情怀。

         其实,一件好的艺术作品留存于世,靠的不仅只是多维的技法,作品本身所透露出的思想与画家本身赋予的情感,才是艺术作品具有永恒魅力的重要因素所在。余晓鹏的作品就是如此。

         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才广受欢迎与好评。山东、深圳、广州等多地画廊争相为他代售作品,周恩来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林散之纪念馆等多家纪念馆也收藏了他的作品,华夏文化艺术学会特意在澳门为他举办“江南菊王余晓鹏国画展”……

         余晓鹏的人生之旅,贯穿始终的都是艺术,不管任何时候,也无论职业如何变化,他对绘画艺术的情有独钟与孜孜不倦,一直都是他人生事业当中的一条主线。

         回溯这条主线,我们惊喜发现,原来,他有一位在艺术上和事业上都非常支持自己的好伴侣,这便是他的妻子范祖宁女士。妻子继承了东方女性的传统美德,温柔娴淑,是一位难得的好妻子、好母亲、贤内助。在风雨人生之路上,他们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伉俪情深。

         得此贤妻,夫复何求?!

         人艺交融,斯为上乘。我忽然明白,人品和艺品的完美交融与统一,才使得余晓鹏先生的作品中闪烁着一种无为之美,彰显着其艺术的高度与深度。

         他作品中的这种无为之美以及艺术的高度与深度,原来是来自于他的心境。

         余晓鹏性情儒雅,内心淳朴,喜欢雅淡宁静的生活,不善于经营人际关系,不做作,不逢迎拍马,不献媚,更不虚无,一心想做纯粹的艺术家。而艺术家的责任和洞察力,又让他不由自主地拿起画笔,去记录,去宣泄,去弘扬。

         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绘画作品取材均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但他总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用自己的画笔,将这宇宙大生命在运动中给自己的种种启示展示出来。

         他渴望在这个喧闹的城市里有片刻的宁静;他希望在这浮躁的社会里拥有片刻的心静。他的心灵,总在宁静的星空中开放;而他的艺术,又在自己宁静的心灵里绽放。

         他思维敏捷,从容镇定。他的作品,也像他的人一样,表面看似平静,内心却激情回荡。

         他总是自认为,在李味青的众多学生当中,自己是画得最差的一个,因为这种想法,所以他画画,不像有些人那样龙飞凤舞,任意泼墨,而只能慢慢地、一笔一划、不骄不躁的画,就像小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样虔诚认真。

         其实,在长期艺术实践过程中,余晓鹏通过不断地寻找、发现、完善,已经使自己所创造的作品笔墨语言极具诗情画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更达到了艺术与自我的完美统一。他所表现的,虽是神秘婉约的花鸟世界,但我却一直认为,他画出的就是他自己!